本文来源于:,作者:

中国人寿:新一代核心系统项目

2019-03-01 关键词:保险,基础架构,核心系统建设5842

项目背景

中国人寿信息化建设,从1997年至2015年一共经历了应用初创、延伸细化、充实集中、优化整合共四个阶段:应用初创阶段,即1997~2000年期间,以满足内部作业需要为主,建设了业务、财务等4个系统,并在不同市县应用。延伸细化阶段,即2001~2005年期间,以加大销售客服、不断细化为主,新建与拆分成以核心、客服、统计为主的20余个系统,并在全国地市层面形成了集中管理。充实集中阶段,即2006~2010年期间,在业务不断集中管理的背景下,按照IT在风险管理、电子商务的整体规划,系统建设规模达到40余个,并在全国省级层面形成了集中管理。优化整合阶段,即2011~2015年期间,随着公司业务快速发展与管理的精益求精,进一步按照产品线划分与新建系统百余个;与此同时在技术基础层面,实现了数据库从I到O的转换、设备从小型机到X86的迁移,以及不同系统功能上的整合,覆盖了公司保险价值链各个环节的需要。


核心业务系统作为信息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经历了从初创到成熟,从地市集中到省级集中,从单一处理到专业分工,从两层架构到三层架构的演变,基本满足了不同阶段业务发展的要求。但是,面对移动互联背景下新业态的变化和新技术的发展,核心业务系统也暴露出了以下几点主要不足。


一是系统业务场景设计主要面向保单作业,而不是面向客户经营,客户体验不佳。例如:核心服务主要投放到柜面系统,未能全面投放到客户使用的移动APP,不支持客户移动自助服务;保单借款业务逐单受理,不能从客户维度统一提供可借款总额度。


二是系统耦合度高,难以灵活支持新业务。例如:8版、短险、万能等核心业务系统呈竖井状分布,均包括产品、契约、核保、保全、任务调度等模块,各模块功能未有效复用,业务需求牵一发则动全身。


三是系统扩展性不足,难以适应移动互联场景下高并发、高可用的需要。例如:每年业务开门红期间,核心业务系统均面临较大业务压力,部分核心交易还不能实时响应。


四是系统集约化不够,不能有效支持总部智能运营。例如:核心作业分省处理,尚不能支持跨省任务分配与调度,资源利用率不高,总部收到的客户意见也无法直接通过网络化手段传达到各级分公司。


五是系统智能化不足,未能引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手段提高运营效率。例如:在核保、理赔方面还缺乏分析数据的支持,可能出现理赔欺诈的情况。


六是系统技术较为陈旧,不能适应分布式架构发展趋势和敏捷开发的需要。例如:原核心业务系统采用前端VB,后端C,中间件tuxedo的三层架构技术路线,与主流的基于Java和微服务的技术发展趋势不适应,也不便于引入开源的技术组件;系统开发尚不能实现每日集成,测试环境依靠手工维护。


针对以上问题,中国人寿于2016年正式启动了为期两年的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建设项目,围绕“以客户为中心、以互联网为特征,敏捷响应、安全可靠”的总目标,提出了三个业务目标:一是提供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支持客户多点接入、一站式办理业务;二是提供开放式的平台,融合移动互联线上线下场景;三是实现全国智能化的运营,同时提出三个技术目标:一是实现平台化和组件化,快速响应业务需求,支持业务创新;二是提高系统性能,支持高并发;三是加强系统的稳定性,保障高可用。


解决方案

在中国人寿新一代总体规划蓝图指导下,项目组采用了“梳、整、改、建、通”的方法,对现有系统进行全面的梳理,继承、改造、新建相结合,重点对应用架构、服务架构、数据架构、技术架构等基础框架展开设计。


1、应用架构平台化。

在应用层面,首先按照保险价值链将契约、核保、保全、理赔等专业化模块从原有各核心业务系统剥离出来并统一整合,再进一步将产品、任务调度、规则、权限、影像、打印等公共模块剥离出来,形成专业作业与公共服务两大领域的平台,实现了核心业务系统的解耦。两大平台各模块通过企业服务总线,实现内外部能力聚合,并灵活向各类前端系统投放服务,支持客户多点接入及一站式消费。应用架构平台化方案如图1所示。

图片5.jpg
图1 应用架构平台化


2、服务架构云化。

在服务层面,按照微服务模式,将不同平台不同业务拆分标准化、可共享的微服务,并通过容器化技术部署服务以支持弹性伸缩,实现应用服务的云化,进而实现业务处理能力动态扩展。服务架构云化方案如图2所示。

图片6.jpg
图2 服务架构云化


3、数据架构共享化。

在数据层面,原则上要保持数据的稳定,以满足日常生产与上下游应用的需要,同时又可发挥原有各核心业务系统数据库天然分布式的优势。为此,一方面采取建立数据管理平台的设计策略,通过对外提供统一的数据服务,实现数据的转义与路由,以此达到对原核心数据孤岛的整合共享,屏蔽了原核心数据多样性的差异。另一方面在老数据模型为参照与保证兼容的前提下,针对作业与公共领域数据模型进行重构新建,在实现新老并存的同时,实现数据层过渡性分离。数据架构共享化方案如图3所示。

图片7.jpg
图3 数据架构共享化


4、技术架构组件化。

在技术方面,建立统一、开源、自主的技术框架Halo,提供展现层、业务层及数据处理层的一体化开发组件。Halo框架引入主流开源技术,使得核心业务系统开发语言从C转向Java,并为开发人员提供开箱即用的良好体验,大幅提高了研发效率。技术架构组件化方案如图4所示。

图片8.jpg
图4  halo框架提供开箱即用的技术组件


项目过程

面对业内庞大、复杂核心业务系统革新,以及繁重的日常生产任务,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项目组勇担重任,砥砺前行,在系统总体架构设计完成的基础上,分三个阶段开展具体实施工作:一是设计细化与技术验证阶段,其中为重要的成果是制定了核心业务系统演进路线,自主研发一套Java语言的开发框架体系Halo,使其作为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建设的技术基石。二是系统研发阶段,以Halo框架为技术基础,按照既定演进路线,全面开展了系统研发实施,其中以产品、任务调度、数据管理为主的公共平台率先投产落地,标志着新一代核心基础框架的落成。三是持续迭代演变阶段,一方面是技术平台不断深入与完善,适当采用服务异步化改造。另一方面是各规划中的作业平台不断投产应用,尤其是新核保平台在全国推广应用,有力支撑了寿险开门红期间高并发的业务,标志着核心系统成功转型。


系统的建设和运营是分不开的,在新一代核心建设过程中,项目组始终重视运营能力建设,将其作为推进核心业务系统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主要开展了以下的工作。

1、系统监控保驾稳定核心。

整合pinpoint和piwik等开源软件功能,自主研发了新一代监控系统,实现了用户行为采集,调用链分析,异常行为报警等功能,为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的稳定运行保驾护航。


2、数据驱动打造智慧核心。

一是以大数据平台支撑的新一代核保引擎实现了跨省、跨系统的统一风险识别,极大提高了公司的风险控制能力。二是新一代理赔平台对接金盾智能反欺诈系统,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评估重疾险理赔欺诈风险,欺诈识别率和调查成功率不断提升。


3、持续集成锻造敏捷核心。

基于“稻客云”持续集成平台,利用容器技术及自动化技术,实现统一的应用管理和环境管理,以及自动构建、自动部署、自动测试,使研发团队能按统**程每天集成,全面提升了研发质量、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应用效果

中国人寿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的分布式核心架构设计及实践在业内独树一帜,破解了大型综合核心系统如何“渐进式”解耦与平台化集中的难题。相比旧系统,业务架构从面向保单作业处理转为面向客户服务,技术架构从竖井、臃肿、封闭、迟缓迈向平台、解耦、开放和敏捷,原有系统除1类保单管理模块做改造优化外,其余6类作业模块、8类公共基础模块均进行剥离与重新整合,以平台化方式对外部系统提供全新服务,系统经历了由内到外的涅槃重生。


经过两年的艰苦奋战,核心业务系统已按照既定的建设蓝图与实施路径,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一方面按照保险的价值链专业化分工,对原有核心业务系统进行重新布局与拆分,实现了核心业务系统的内聚与专业化领域的划分,实际生产中运营效率得以显著提升,核心业务系统一秒内响应交易提升至98%,交易成功率提升至99.9%,已具备全国集约化的基础。另一方面,将核心能力对外开放,充分响应前端系统和分公司的自主创新,打造总分联动,共享共赢的中国人寿研发新生态。同时,在整个核心转型过程中,自主研发搭建了具备先进性、主流性、开放性的核心Halo技术框架与监控平台,实现核心系统各平台开发的专业分工和标准的统一掌控。

本网站案例,除特殊标明来源的,版权归金科创新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否则将视为侵权,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本网站依法保留追究权。另,本网站部分案例、观点文章来源于网络素材,如有侵权,请邮件联系 fenglei@fintechinchina.com 处理!
特别提示: 本网站免费为广大金融企业提供IT选型咨询服务,详情点击 【 需求提交 】

推荐阅读

更多

江西农信:“百福快贷”项目

网络信贷项目依托互联网技术,采用全流程“不落地”线上操作模式,以大数据应用为基础,实现贷款申请受理、审批、放款、回收和贷后管理全部在线完成,整个贷款审批流程无需人工参与,实现了系统几分钟内自动产生审批结果,真正意义上达到了可足不出户就可完成贷款申请和收到贷款的目标。

2018第二届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科技创新优秀案例评选 江西农信 2019-03-01

甘肃农信:金融机构基于微服务模式下互联网交易系统建设的实践研究

金融科技企业出现将应用系统迁移到微服务架构下的趋势,本课题基于中小金融机构面临的痛点问题,借鉴微服务架构理念进行探索与研究,以期为中小金融机构提供一条可行的微服务架构转型实践方案。

2018第二届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科技创新优秀案例评选 2019-03-01

山东农信:信e贷项目

信e贷项目的建设目标是实现全自动的线上信贷业务,主要包括线上贷款申请、合同签订、贷款发放和贷款归还等功能。

2018第二届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科技创新优秀案例评选 山东农信 2019-03-01

艾信运通:在线智能押品估值系统解决方案

艾信在线智能押品估值系统估值原理完全基于专业评估规范,相关参数的获取与计算过程符合专业评估准则与规范。 因此,估值结果可以被产权交易所、证监会、发申委、国资委等相关监管机构认可。

“鑫智奖”2019首届金融数据智能优秀解决方案评选 2019-03-01

广东农信:信贷平台消费易项目

为提高卡贷宝业务的竞争能力,顺应消费贷款业务的市场需要,继续开发卡贷宝消费易业务产品功能,实现对优质客户的主动授信,打通该产品线上精准营销渠道,简化申请和审批流程,风险可控,提升效率和客户体验度。

2018第二届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科技创新优秀案例评选 广东农信 2019-03-01

河南农信:金融互联网平台项目

了紧跟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充分发挥电子银行创新和服务引领作用,以提升整体竞争力、促进服务方式创新和经营模式转型为出发点, 突出服务“三农”的农信特色,按照“有河南农信特色、有高实用性、有强品牌效应”的业务发展战略,我社规划建设适合农信社实际的、综合开放的金融互联网服务平台。

2018第二届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科技创新优秀案例评选 2019-03-01

案例库

金融行业全面的数字金融创新案例,涵盖历届“鑫智奖·金融机构数智化转型优秀案例评选”、“农村金融机构科技创新优秀案例评选”、“城市金融服务同业案例征集活动”等科技创新参评案例

  • 保险
  • 核心系统建设
  • 基础架构

微信
咨询

微信咨询

扫码添加金科小助手微信号
咨询案例和解决方案相关信息
或联系对应机构